西
访
写景
秋节
咏物
怀古
情感
思乡
山水
佳节

译文

窗隙的月亮斜挂,蟋蟀鸣叫催促织布,秋天的夜晚微凉透入房屋。
燕子掠过窗帘的旌旗,老鼠窥视窗外的网孔,静静的萤火虫来来去去。
金色的铺首封闭掩藏,只记得春花盛开时的南浦美景。
约好重阳佳节,把茱萸和菊花捣碎成细末,在小楼上,人们欢声笑语歌舞。
银烛燃烧,细细数着美好的时光。帘幕在渐起的西风中轻轻摇曳,秋雨敲打在午间的窗户上。
树叶下面翻出红色,水面泛起碧色,灯火映照着缝纫和砧板杵。
登高远望到尽头,正是雾气笼罩的官槐归家的路。
一定会相约而行,乘着华美的马车宝马,寻找那吹箫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谧的夜晚景象,充满了季节感和生活情趣。开篇“隙月垂篦,乱蛩催织”两句,通过月光透过窗棂、蟋蟀急于编织的画面,展现出秋意渐浓、夜深人静的情景。“秋晚嫩凉房户”一句,则直接点明季节和环境气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寂静。接着,“燕拂帘旌,鼠窥窗网”两句,以燕子轻拂窗帘、老鼠偷窥窗网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生动性,同时也强化了室内外的宁静感。“寂寂飞萤来去”一句,更是秋夜特有的景象,使人联想到那份淡定与孤寂。接下来,“金铺镇掩,谩记得、花时南浦”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一种怀旧情愫。“约重阳、萸糁菊英,小楼遥夜歌舞”一段,通过对重阳节(即重九,农历九月初九)的提及和菊花的描绘,再现了小楼中的欢聚场景以及夜晚的歌舞之乐。紧接着,“银烛暗、佳期细数”两句,则是对那份温馨时光的回味,通过“银烛”的隐喻表达了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帘幕渐西风,午窗秋雨”一段,以帘幕随西风飘扬、午后的窗前细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与孤独。紧接着,“叶底翻红,水面皱碧,灯火裁缝砧杵”三句,则是对自然景色和室内生活细节的刻画,使人仿佛能听见夜晚家庭中针线声音。“登高望极,正雾锁、官槐归路”一段,以登高远眺与被雾气笼罩的官道树木,烘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最后,“定须相将,宝马钿车,访吹箫侣”两句,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以及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生活细节的精彩描绘和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吕渭老

134首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