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吴
逸
人
二
云
山
房
凌
云
并
立
两
山
青
,
山
下
幽
居
静
不
扃
。
晴
分
黛
色
明
香
几
,
昼
拥
岚
光
落
砚
屏
。
苍
龙
来
问
还
丹
诀
,
白
鹤
听
谭
大
洞
经
。
门
前
涧
底
朝
朝
去
,
更
采
昌
阳
九
节
灵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咏物(山
石)
赞美
田园
动物(鹤
龙)
译文
两座山峰并立高耸入云,山下的地方静谧幽深,没有人去打扰。
晴天时,青山翠色在几案上明亮清晰;白天,山间的云雾光芒落在砚屏上。
苍龙前来询问炼丹的秘诀,白鹤聆听大洞经的深奥之处。
门前的小溪里,每天都有水流朝某个方向流去,更有人去采集昌阳九节灵(一种植物或草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居图景。诗人以“凌云并立两山青”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两座山峰高耸入云、翠绿相映的壮丽景象。接着,“山下幽居静不扃”,点明了山脚下有一处静谧的居所,门户紧闭,却并不妨碍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晴分黛色明香几,昼拥岚光落砚屏。”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居所周围的自然美景。晴朗的天空中,山色如黛,清晰可见,阳光洒在香几上,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雅致;白天,山间的雾气(岚)环绕,仿佛将整个房间都笼罩在了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苍龙来问还丹诀,白鹤听谭大洞经。”这两句运用了神话般的元素,想象着山中可能存在的神秘生物——苍龙和白鹤,它们前来询问炼丹之术或聆听深奥的道家经典,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了隐居者可能拥有超凡脱俗的知识与智慧。最后,“门前涧底朝朝去,更采昌阳九节灵。”描述了山间溪流潺潺,每天清晨都有水流经过门前,而隐居者则在这样的环境中采摘珍贵的昌阳草,九节灵,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含了对长寿与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隐居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