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四
皓
子
期
子
猷
太
白
四
图
(
其
三
)
冻
合
千
山
雪
,
荒
村
愁
未
眠
。
谁
知
乘
兴
者
,
夜
棹
剡
溪
船
。
写景
山水
冬日
夜晚
乘兴
棹舟
怀古
情感
思乡
写雪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荒村的凄凉景象,通过“冻合千山雪”这一句,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千山被白雪覆盖,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寒冷的氛围。接着,“荒村愁未眠”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一个孤独的村庄,夜晚的荒村,人们因某种原因未能入眠,或许是因为对未来的忧虑,或是内心的孤寂,这种情绪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强烈。“谁知乘兴者,夜棹剡溪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有谁能够理解那些在这样的夜晚,依然兴致勃勃地乘船出游的人呢?他们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的烦恼,或许是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或者是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与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思考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夜荒村的凄美画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的颂扬。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