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滁
州
马
上
口
号
寄
陈
廷
器
一
入
滁
阳
郡
,
桑
阴
翳
广
原
。
纷
纷
纳
禾
稼
,
渺
渺
散
鸡
豚
。
清
夜
无
鸣
柝
,
长
途
不
闭
门
。
皆
云
贤
守
化
,
深
荷
圣
朝
恩
。
写景
田园
抒情
赞美
地点
滁州
情感
思乡
译文
译文:一进入滁阳郡,就看到桑树荫下覆盖着广阔的原野。
译文:农民们纷纷收割庄稼,家禽在远处悠闲地散布。
译文:在清静的夜晚,听不到巡逻的梆子声,因为路途遥远也不需要关门上锁。
译文:都说这是贤良的郡守带来的教化,深深感谢朝廷的恩泽。
赏析
此诗描绘了滁阳郡的宁静与和谐景象。首句“一入滁阳郡,桑阴翳广原”开篇即以“桑阴翳广原”展现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接着“纷纷纳禾稼,渺渺散鸡豚”进一步描绘了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稻谷丰收,鸡豚满圈,一片繁荣景象。“清夜无鸣柝,长途不闭门”两句则展现了滁阳郡夜晚的宁静与安全,没有警钟声,连城门都不需紧闭,可见当地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定。最后“皆云贤守化,深荷圣朝恩”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朝廷政策的感激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滁阳郡在官员治理下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安宁、百姓富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勤政爱民的期待与认可。
杨士奇
2068首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