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历
城
李
明
府
入
计
五
陵
佳
气
蓟
门
东
,
此
地
车
书
四
海
同
。
叶
令
远
为
朝
会
使
,
汉
家
新
起
建
章
宫
。
君
王
受
计
当
天
下
,
月
朔
垂
衣
出
禁
中
。
台
史
莫
疑
凫
屡
至
,
都
人
已
识
马
能
工
。
三
齐
郡
国
推
高
第
,
百
里
弦
歌
播
大
风
。
清
问
即
求
封
禅
草
,
好
因
文
似
荐
扬
雄
。
送别
赞美
城市
怀古
写景
情感
抒发抱负
春天气息
译文
五陵的佳气在蓟门之东聚集,此地车水马龙,四海之内文化交融。
叶县令(指代某官员)远道而来,参加朝会和使命,汉朝新起建章宫(宫殿名)彰显了皇家的威仪。
君王接受天下大事的筹划,月初的时候会穿着官服在禁城中出行。
记录历史的大史官不疑有如水鸟般的频繁来访,都城的人们已经认识并欣赏到马匹的能工巧匠之技。
三齐(古地名)的郡国推崇你为高第(可能是指人才、优秀者),弦歌之声遍布百里大地,传扬着大风(一种古老的歌谣)般的美妙乐章。
想要询问有关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的事宜,最好是请擅长文辞的人来撰写像扬雄(汉代著名的文学家)那样出色的文章进行推荐。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送历城李明府入计》。诗中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与政治气象,以及对即将赴京述职的历城李明府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首联“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以辽阔的背景展开,五陵之气与蓟门的景色相映成辉,象征着这片土地上文化与文明的交融,四海之内皆可感受到统一与和谐的气息。接下来,“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则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官员叶令远的才华与贡献,以及朝廷的兴盛与繁荣,如同汉朝新建的建章宫一般,展现出国家的强盛与辉煌。颔联“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描绘了君主的英明与威严,他接受天下的计策,每月初一便身着垂衣,从皇宫中走出,处理政务,体现了君主的勤勉与智慧。颈联“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官员才能的肯定与对朝廷治理能力的信任,即使像野鸭多次飞来,人们也已认识到马的技艺高超,暗喻官员们的能力卓越。尾联“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进一步赞扬了地方官员的政绩与文化贡献,他们不仅在三齐郡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还通过音乐与诗歌传播了良好的风气,展现了地方治理的成效与文化的繁荣。最后,“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表达了对李明府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够提出清正的建议,并通过文采斐然的文章,向朝廷推荐人才,如同向古代文学大家扬雄学习一样,展现出个人的才华与道德修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描绘,既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也寄托了对官员个人才能与品德的赞誉,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李攀龙
1426首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