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元
美
(
其
二
)
夙
昔
二
三
子
,
慷
慨
扬
奇
声
。
文
章
凌
先
秦
,
词
赋
无
西
京
。
零
落
如
流
星
,
各
怀
饥
渴
情
。
念
尔
策
高
足
,
北
海
日
以
清
。
顾
盻
当
中
原
,
冠
盖
徒
纵
横
。
明
发
咏
蓼
莪
,
依
依
恋
所
生
。
悲
风
蓟
门
来
,
涕
泣
沾
我
缨
。
解
带
谢
时
人
,
驱
车
薄
姑
城
。
千
里
见
大
河
,
踯
躅
浮
云
征
。
罢
酒
不
能
别
,
萧
萧
驷
马
鸣
。
骨
肉
非
一
身
,
意
气
乃
合
并
。
景
光
老
自
爱
,
率
已
识
荣
名
。
离别
送别
友情
抒情
怀古
写景
骨肉亲情
译文
过去我们几个人,满怀激情地发出响亮的声音。
我们的文章超越了先秦的文学,诗词没有哪个地方可以比肩西汉的辞赋。
像流星一样消逝的我们,各自心中怀着饥渴的情怀。
想到你们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北海的水日渐清澈。
环顾中原,冠盖交错,纵横交错。
清晨吟咏《蓼莪》,心中依依不舍地思念着生养之地。
悲风从蓟门吹来,泪水沾湿了我的帽缨。
解下衣带向世人谢别,驱车前往薄姑城。
千里之外可以看到大河,我犹豫不决地踏上了浮云般的征途。
酒宴结束却无法分别,只有萧萧的驷马鸣叫着。
骨肉虽然是一体的,但我们的意气却是合并在一起的。
我们了解光阴的宝贵并自爱其时,率直地认识了人生的荣名。
赏析
此诗《送元美(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美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首句“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他们曾经共聚一堂,慷慨激昂地吟唱着奇异的歌声。接下来,“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两句,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其文采斐然,超越了先秦时代的文学成就,词赋之功也远胜于西京。“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间的离散,如同流星般短暂而璀璨,各自心中充满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祝福,希望他能像北海一样,日月清明,前途光明。“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则展现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场景,他在中原大地间来回眺望,四周官场人物众多,却显得孤独而无奈。“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写出了友人在离别之际,深情地吟诵《蓼莪》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寒风吹过蓟门,友人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衣襟。“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表现了友人决绝地离开,向世人告别,驾车前往薄姑城,开始了新的旅程。最后,“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描述了友人远行的艰难,千里之外的大河,浮云遮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写出了离别宴上的不舍,友人驾车离去,马蹄声声,更添离愁。“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即使亲人之间也可能产生隔阂,唯有朋友之间的意气相投才能真正融合。“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对友人追求荣誉名声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离别的哀伤,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李攀龙
1426首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