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赵
氏
园
亭
独
值
春
风
后
,
幽
期
此
重
过
。
开
樽
黄
鸟
至
,
高
枕
绿
阴
多
。
簪
绂
殊
閒
事
,
乾
坤
一
放
歌
。
淹
留
君
莫
厌
,
吾
道
本
岩
阿
。
写景
地点
夏天
抒情
山水
田园
友情
赞颂
赵氏园亭
译文
独自度过春风后,又一次在幽静之地相遇。
黄鸟鸣叫中,打开酒樽。绿荫满眼,睡眠安稳。
簪缨束缚(这里的簪绂指的是世俗琐事)都变得不寻常的清闲,我在乾坤之间自由地放声歌唱。
请留步,不要觉得我待得时间过长,我本来就是想待在隐居的岩坳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在赵氏园亭的悠闲生活。首句“独值春风后,幽期此重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末夏初,诗人再次来到这幽静之地,享受自然的宁静。接着,“开樽黄鸟至,高枕绿阴多”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饮酒时的惬意情景,黄莺的啼鸣为这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而高枕于绿荫之下,则是夏日里最适宜的休憩方式。“簪绂殊閒事,乾坤一放歌”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琐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天地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簪绂”这一官场符号的否定,诗人强调了自己追求的精神自由,而非物质地位。最后,“淹留君莫厌,吾道本岩阿”两句,既是劝慰友人不要厌倦停留,也是诗人对自己坚持的隐逸生活方式的肯定。这里的“岩阿”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园亭中的闲适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李攀龙
1426首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