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
远
城
遇
雨
雄
城
屹
立
壮
三
边
,
山
势
崚
嶒
雨
势
连
。
隔
岭
旃
裘
千
帐
雪
,
守
陴
熊
虎
万
家
烟
。
沙
滩
雁
落
风
头
猛
,
碛
外
虹
垂
日
脚
穿
。
归
骑
平
冲
波
浩
淼
,
障
泥
不
惜
疾
加
鞭
。
写景
边塞
写雨
写山
山水
壮志
译文
雄伟的城池屹立在三边之地,山势险峻,雨水连绵不断。
隔着山岭,可以看到千帐之雪,旃裘(一种古代的毛皮)覆盖着的地方,守卫的士兵如同熊虎般威猛,而百姓家中炊烟袅袅。
在沙滩上,大雁落下,风势猛烈;而在沙漠之外,彩虹垂下,太阳的光芒穿透云层。
骑马归去,冲破波涛浩渺的水面,马鞍上的障泥也不惜被疾驰的马儿带起的水花打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绥远城的雄伟气象和雨后景色,展现出边塞特有的风貌。首句"雄城屹立壮三边",以壮丽的城墙烘托出其在边疆的重要地位。"山势崚嶒雨势连",通过山势的峻峭和雨水的连绵,渲染出环境的险峻与气势。"隔岭旃裘千帐雪",写的是远处山岭上毡帐如雪,展现了游牧民族的营地景象,增添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寒。"守陴熊虎万家烟",则以猛兽比喻守城士兵的勇猛,万家炊烟则象征着城内的安宁与繁华。"沙滩雁落风头猛,碛外虹垂日脚穿",通过雁群在风雨中振翅和雨后彩虹的出现,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变化,富有动态感。"归骑平冲波浩淼",描述了雨后归来的骑兵穿越广阔水面的情景,显示出边塞生活的艰辛与豪迈。最后一句"障泥不惜疾加鞭",以骑手不顾泥泞加快马鞭的动作,表达了他们急于归家的心情,也体现了边疆将士的坚韧与决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绥远城的壮丽风光和边塞生活,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边防军士的英勇形象,展现了清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