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夏景
端午
荷花
咏物
期待丰收
夏至
写水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荷塘的景象与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首句“山池荷未放”点明地点与季节,荷尚未开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忽已过端阳”以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时光易逝之感。“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两句,通过对比白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凉爽,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生活节奏的享受。花木在温暖的天气下生长得宜,而人们则更喜欢在凉爽的夜晚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则通过去年的干旱与今年的雨水丰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雨水充足使得池塘满溢,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最后,“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预见到秋天的农田将会有丰富的收获,暗示了对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猜您喜欢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江上闻笛
唐末宋初·谭用之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念奴娇·和姜白石
清·顾太清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争忍西风容易落,.....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勾溪暮归
明·陈鉴(用明)
净漱沧浪坐晚凉,浩歌篷底又斜阳。贫能到骨心方逸,懒得成痴事尽忘。梦里风烟诗帙乱,手中湖海钓丝长。东风吹入勾溪棹,碧草清波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