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天写景
咏物
大雁
抒情
写鸟
秋雁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雁的迁徙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雪消方北迈”,描绘了大雪消融后,雁群开始向北方迁徙的情景,展现了雁群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季节变化的生存智慧。接着,“霜动又南征”一句,以霜动暗示季节转换,雁群再次南飞,展现出雁群迁徙路线的循环往复,寓意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永恒循环。“生自冱寒地,曾无炎热情”两句,通过对比雁群出生在寒冷之地,却未曾体验过炎热的热情,表达了雁群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不仅赞美了雁群的生存智慧,也隐含着对人类应学习雁群适应环境、坚韧不拔精神的启示。“河山今古暂,云水去来轻”则将视野放大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指出自然景观虽历经千百年,但对于雁群而言只是短暂的存在;而云水的来去则是轻盈自由的,象征着雁群迁徙的自由与轻盈。这两句寓言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自由。最后,“为爱空潭影,长留秋月明”以空潭的倒影和明亮的秋月为喻,表达了雁群对宁静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它们在迁徙途中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留恋。这不仅是对雁群迁徙生活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雁迁徙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所在。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