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嘲
区
区
蜀
地
老
,
窃
号
道
门
英
。
已
摧
头
上
角
,
何
用
口
中
鸣
?
讽刺
咏物
写人
地方
成都
译文
我是一个蜀地年老的人,自称为道门的英才。
头上的角已经被磨平(可能指失去锐气或遭遇挫折),又何必再发出鸣叫(可能指无谓的争斗或无用的呼喊)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辩创作的《又嘲》中的一段,通过对“区区蜀地老”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某些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人的讽刺与批判。“区区蜀地老”,以“区区”形容蜀地老者的身份地位不高,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限。“窃号道门英”,“窃号”意为冒充或自封某种称号,这里指蜀地老者自封为道门的精英或领袖,但实际并不具备相应的才能或德行。“已摧头上角”,“头上角”在这里象征权威或权力的标志,暗示蜀地老者曾经拥有的某种地位或影响力已经丧失或被削弱。“何用口中鸣?”则是对蜀地老者虚张声势、徒有其表的行为进行质问,讽刺其即使失去了权威和影响力,仍不自知,继续夸夸其谈、自吹自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虚伪、自大、不知悔改的一面,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警示意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八)祝谢
宋·楼璹
春前作蚕市,盛事传西蜀。此邦享先蚕,再拜丝满目。马革裹玉肌,能神不为辱。虽云事渺茫,解与民为福。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幽居五首(其一)
明·金大舆
篱落豆花满,阶除苍藓多。微云翻早雁,轻雨滴寒莎。负手看青竹,牵衣爱绿萝。萧条扬子宅,独酌有长歌。
王阳明祠联
清·李彦章
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
俞居易兄弟并时为属邑长示其父所藏东坡送行诗用其韵跋卷末
宋·葛胜仲
吾州两支邑,伯季俱鸣琴。清谈一倾倒,亹亹正始音。文室赖芝兰,药笼资桂参。猥示晏楹书,什袭缄藏深。好事识雅趣,扬美知孝心。跻荣荷门基,行矣勋业寻。
追和纫石兄赠黄美人诗元韵
清·蔡见先
歌舞场中最可人,昙花一刹坠红尘。香魂应绕新城柳,化作黄鹂唤早春。情丝缕缕渺难通,回首平康爪印鸿。夜半留髡思往事,阿谁消受米双弓。花中领袖女中雄,倾尽囊金送尽穷。巾帼从来多.....
定子
唐·李商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