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珠
寺
(
其
二
)
素
馨
花
谢
有
人
愁
,
开
尽
芙
容
岁
岁
秋
。
几
片
锦
帆
迷
海
燕
,
千
条
银
浪
吼
沙
鸥
。
分
开
碧
水
鲛
鮹
室
,
隔
断
青
山
玳
瑁
楼
。
何
似
粤
王
台
上
客
,
松
声
终
日
送
行
舟
。
写景
怀古
咏物
抒情
地名
秋天
写水
写鸟
情感
思乡
送别
译文
第一句“素馨花谢有人愁,开尽芙容岁岁秋。”意思是:素馨花谢了,有人为此感到惆怅;芙蓉花年年岁岁在秋天盛开。
第二句“几片锦帆迷海燕,千条银浪吼沙鸥。”描述的是:几片像锦绣的帆在海洋中漂浮,使得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千条银色的海浪汹涌着,仿佛在怒吼着沙鸥。
第三句“分开碧水鲛鮹室,隔断青山玳瑁楼。”的意思是:碧水将鲛鮹的居所分开,青山则将玳瑁的楼阁隔断。
第四句“何似粤王台上客,松声终日送行舟。”说的是:这种种景色何如那在粤王台上,日日听那松涛阵阵送行着舟中旅人的客人的心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周边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首句“素馨花谢有人愁”,以素馨花的凋零引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开尽芙容岁岁秋”一句,通过描述每年秋天芙蓉花的盛开,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几片锦帆迷海燕,千条银浪吼沙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海面上的动态景象。锦帆与海燕的轻盈与自由,与千条银浪和沙鸥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海上风光。“分开碧水鲛鮹室,隔断青山玳瑁楼”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视线从海面转向更为深远的水域与山峦,通过“鲛鮹室”和“玳瑁楼”的隐喻,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复杂。最后,“何似粤王台上客,松声终日送行舟”一句,将思绪引向历史与传说中的粤王台,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当下生活的一种超脱与期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梁朝钟
103首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