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
其
三
)
荆
南
作
旋
葺
荒
园
,
初
开
小
径
。
物
华
还
与
东
风
竞
。
曲
槛
晖
晖
落
照
明
,
高
城
冉
冉
孤
烟
暝
。
柳
色
金
寒
,
梅
花
雪
静
。
道
人
随
处
成
幽
兴
。
一
杯
不
惜
小
淹
留
,
归
期
已
理
沧
浪
艇
。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梅花
抒情
怀古
节令
冬天
惜时
译文
我修补了荒废的花园,初次开辟了小路。万物的美好还是和春风竞赛着展现。
栏杆处晖光照射,照明映出日落的光芒;高城之上,孤独的烟雾慢慢消散在夜幕降临之时。
柳树在寒冷的金色光线下显得特别美,梅花在雪的宁静中绽放。道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幽静的乐趣。
我愿意留下来,不舍地享受这短暂的停留,无需吝惜一杯酒的时间。我已经计划好了归期,并准备好乘船踏上沧浪的旅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踏莎行(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幽静园林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旋葺荒园,初开小径”两句,通过对荒废园林的修复和小径的开辟,展现出一幅被忽视但充满可能性场景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旋葺”一词,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园林的荒废状态,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对环境的改造。“物华还与东风竞”这一句,通过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与东风相互比较,强调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这里,“物华”指的是春日里各类植物的花朵,“竞”字则传达了一种竞相绽放、争妍斗艳的生动场景。“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两句,描写了阳光透过弯曲的围墙和高耸的城墙所形成的光影效果。这里,“晖晖”形容阳光柔和而温暖,而“冉冉”则形容城墙上的烟雾朦胧、淡远,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柳色金寒,梅花雪静”这两句诗,则以柳树和梅花为对象,分别描绘了春日里它们清冷而静谧的美丽。柳树在这里被赋予了“金寒”的色彩,不仅形容其颜色的鲜明,也寓意着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而梅花则是雪中独自绽放,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道人随处成幽兴”一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修行者,对于自然环境的顺应和感悟。他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这种“随处成幽兴”的境界,也是对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种颂扬。最后,“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两句,则抒写了诗人在感受自然美景之后,不愿轻易离去的心情。这里,“一杯不惜小淹留”表达了一种珍惜每一个美好瞬间的态度,而“归期已理沧浪艇”则预示着即将告别这片园林,回到自己平常的生活环境中去。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张孝祥
639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