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漳江
情感
客中情
季节
三月
场景
山水
离别
地点
漳江
季节

译文

译文:漫长的漳江道路啊,何时才能停止这遥远的征战。
译文:已经看到了三月的尾声,更何况我现在是身处异乡,情感复杂。
译文:远方的水面上烟雾弥漫,树木若隐若现,孤独的山峰在雨中带着城市的气息。
译文:我唱着长歌,可惜我的宝剑太短,无法斩断我的忧愁,这份忧愁随着野外的潮水一同升起。

赏析

此诗《过漳江》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千里漳江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征战岁月的反思与感慨。首句“千里漳江道”,以“千里”二字开篇,不仅点出了漳江的辽阔与绵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沧桑。接下来,“何年罢远征”,一句问天,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渴望与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已看三月暮”,时间的流逝,春去秋来,四季更迭,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况是客中情”,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寂寞,让这份情感更加深刻。“远水烟迷树,孤峰雨带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山水交融的画面。远处的水面被轻烟笼罩,树木若隐若现;近处的山峰在雨中显得格外孤寂,城市的轮廓在雨幕中变得模糊。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孤独与忧郁的情绪在自然景观中得到了体现。“长歌怜短铗,愁逐野潮生”,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唱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短铗,即短剑,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或处境艰难。在这里,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境。而“愁逐野潮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愁绪随着野外潮水的涨落而起伏不定,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情绪的波动与内心的复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和自我情感的多重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一丝憧憬。

张家玉

184首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您喜欢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