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事
忽
忽
光
阴
六
十
馀
,
年
来
犹
自
惜
居
诸
。
茅
轩
镇
日
无
尘
事
,
一
炷
清
香
一
卷
书
。
惜时
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年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通过“忽忽光阴六十馀”,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带来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年来犹自惜居诸”则表达了作者珍惜当下,不愿虚度时光的情感。诗人选择在“茅轩”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生活,每日沉浸在“一炷清香”与“一卷书”的宁静之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知识的积累。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香烟袅袅和书卷相伴,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至上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病起过魏园二首(其一)
明·王廷陈
卧痾颜鬓怜予改,力疾池亭为子来。随处琴尊临水石,任情歌吹入莓苔。禽鱼狎客晴偏聚,花药娱人晚竞开。共惜群芳行欲歇,莫辞中夜醉方回。
题戴司寇所藏张翚小景四幅(其四)
明·顾清
斗帐无风铁砚冰,梅花未要雪天晴。坐来尚有关心处,时复空山折竹声。
文士二首(其一)
明·陶安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次韵答王敬助六首(其三)
元末明初·王冕
慷慨登高罢,风流入醉余。山田禾熟早,海国雁来初。对客无多论,耽眠或废书。东南岩壑美,时复命巾车。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怜予栖遁处,谷口四无邻。白鹭须孤往,青山少一人。弄书儿女小,为道岁时新。未有蠲愁物,凭君赋绝伦。
次韵师川题余荀龙壁间三首(其一)
宋·洪刍
青镜磨秋水,红衣退藕花。朅来寻五柳,端欲问三车。浊酒休论限,浮生定有涯。比封千户竹,鼓吹一湖蛙。
园居偶作三首(其一)
清·陈式金
六年避地左思多,挈眷归来鼓兴歌。神佑适园当祀祖,天留寄舫合安和。丹青更易诗千首,课读需求书万车。更觅棕鞋方玉杖,从今踽踽老岩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