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慧
寺
四
绝
(
其
四
)
学
道
当
知
髓
与
皮
,
圣
门
壶
奥
要
探
窥
。
十
年
来
往
临
平
道
,
争
信
山
中
有
许
奇
。
读书
惜时
地点
山
赞美
抒情
赏析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鲜于枢所作,名为《净慧寺四绝(其四)》。诗中探讨了修道之学,强调了深入理解其精髓的重要性。诗人在临平道上行走多年,见证了山中的奇异景象,以此表达对自然与道学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学道当知髓与皮”,开篇即点明学习之道不仅在于表面(皮),更在于内在的核心(髓)。这句诗暗示了修道者需要深入探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圣门壶奥要探窥”,进一步强调了探索圣人之道的深奥之处,如同窥视壶中的秘密。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圣人的智慧比作壶中的奥秘,需要人们用心去探寻和领悟。“十年来往临平道”,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临平道上行走的经历。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的过程的描绘。通过这一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道学追求的执着和耐心。“争信山中有许奇”,最后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中奇景的赞叹。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肯定。它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的奇迹还是内心世界的宝藏。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道、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宇宙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