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写景
秋景
山水
战争
抒怀
秋节
抒情
壮志未酬
人物赞美
赞美佳人

译文

一片辽阔的平林景色映入眼帘。那密集的骑兵,手持银枪,身着玉帐之衣,但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
身着粗布鞋的人(我理解此处为自谦或形容人物身份简朴)辛苦劳作,在深夜的战场上踏着深深的雪。
在刁斗声外,一群群乌鸦的叫声也消失了。
桑乾河蜿蜒曲折,无法留住(我)的是,我喜欢行走在山间,向着皇宫的方向前进。
内心充满动意,期待着你的发迹。看那菱花镜中,你的头发已经染上星星点点的白发。
买下凉州的葡萄美酒百斛,新弹的宝筝声刚刚停止。
闲暇时坐在这里,掂量眼前的客人,谁像龙蛇一样消失在世间。
凭着对世事的了解,古人曾有三窟之智。
墨色的盾牌被磨得残破,征战的衣袖冰冷(暗指战事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得胜),缺乏黄金(此处也可能指的是物质条件的不充足)去铸造封侯的骨气。
心怀万里的志向,面对秋天的明月。

赏析

这首《贺新郎·书怀》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一派平林阔”,以广阔的林地起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空旷的意境,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接着,“骑森森、银枪玉帐”描绘出战场上的景象,但紧接着的“了非英物”一句,却揭示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反思,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仅凭武力和物质财富。“身世芒鞋太辛苦,晚踏战场深雪”两句,通过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在“刁斗外、群鸦啼绝”的凄凉氛围中,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慰藉。“宛转桑乾留不住,喜行山、北去环宫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向往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飞动意,待君发”一句,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肯定。接下来,“菱花碧浸星星发”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买凉州、葡萄百斛,宝筝初歇”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闲坐秤量眼中客,谁似龙蛇灭没”这两句,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有对真正英雄的赞美。在“凭浪语、古人三窟”中,诗人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复杂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洞察。“盾墨磨残征袖冷,少黄金、铸就封侯骨”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追寻。最后,“心万里,对秋月”以广阔的胸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收束全词,展现出诗人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其深厚的人生哲学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直房闻桂香
明·史谨
松阴池馆昼偏凉,何处飘来桂子香。起傍雕阑看秋色,广寒宫殿近昭阳。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其一)
宋·葛胜仲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