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柳
灞
陵
原
上
百
花
残
,
堤
树
无
枝
感
万
端
。
攀
折
竟
随
宾
客
尽
,
萧
疏
转
觉
道
途
寒
。
月
斜
楼
角
藏
乌
起
,
霜
落
河
桥
驻
马
看
。
正
值
使
臣
归
去
日
,
西
风
别
泪
望
长
安
。
写景
秋景
咏物
柳树
地点
灞陵
季节
秋天
怀古
赏析
这首《秋柳》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秋天柳树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首句“灞陵原上百花残”,开篇即以“百花残”渲染出秋天的萧瑟氛围,暗示季节更替的无情与万物凋零的悲凉。接着“堤树无枝感万端”,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堤边的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引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波动。“攀折竟随宾客尽,萧疏转觉道途寒。”这两句通过“攀折”与“宾客尽”的形象对比,表现了繁华过后的孤独与冷清,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月斜楼角藏乌起,霜落河桥驻马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月光斜照,乌鸦飞起,霜降河桥,行人驻足。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深深眷恋。最后,“正值使臣归去日,西风别泪望长安。”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指向。在使臣即将离开的时刻,诗人望着长安,眼中满是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力,以及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曹溶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静美悠远的艺术境界。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