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倪
正
甫
侍
郎
贺
正
雪
蘖
冰
芽
又
复
春
,
中
原
□
睹
属
车
尘
。
欢
呼
汉
节
从
天
下
,
愕
立
胡
儿
夹
道
陈
。
老
去
独
惭
□
偃
蹇
,
君
行
决
意
问
经
纶
。
顾
瞻
河
洛
关
心
处
,
应
记
幽
燕
用
事
人
。
送别
咏物
记事
情感
地点
节日歌
冬季主题
译文
雪蘖冰芽再次焕发春的生机,中原的景象在车马扬起的尘埃中展露。
人们欢声雷动,汉家的节操从天下传颂,胡地的儿女在道路两旁肃然列队陈列。
我年老之后深感羞愧,只能像(某种动物)一样行动迟缓,而你此行决心询问国家大计。
回望河洛地区,你应记住那些在幽燕地区掌权的人所关心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作的《送倪正甫侍郎贺正》,通过对雪中生机勃勃的描述,寄寓了对友人倪正甫出使的期许和对国家局势的关注。首句“雪蘖冰芽又复春”以雪后新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春天的到来,也暗指政治气候的复苏。次句“中原□睹属车尘”中的“□睹”可能是形容使者车辆扬起的尘土,象征友人的出行,以及中原地区对他的期待。第三句“欢呼汉节从天下”表达了对倪正甫代表朝廷出使四方的热烈欢迎,以及对国家威望的自豪。第四句“愕立胡儿夹道陈”则描绘了异族人士惊讶地站立两旁,显示出友人出使的影响力和外交成就。“老去独惭□偃蹇”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迈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壮志豪情的钦佩。“君行决意问经纶”赞扬了倪正甫坚定的决策和处理政务的决心。最后两句“顾瞻河洛关心处,应记幽燕用事人”,诗人提醒友人,尽管身在远方,但心中仍牵挂中原河洛之地,勿忘北方边疆的事务,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文人情怀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送别张仲阳入京(其二)
明·方献夫
何处问吾居,西樵小结庐。丹心长恋阙,一点未曾渝。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