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怀古
写景抒情
情感思乡
写花
兰蕙
忧民

译文

琴声断绝,风高气爽,先生的心意早已化为灰烬。他虽然厌倦了世间纷扰,却仍然徘徊。
这里已经无法再种上兰花和蕙草了,放眼望去只有河山,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对郑所南先生作品的读后感。诗中表达了对郑先生深沉忧国情怀的共鸣与哀叹。"琴绝风高意早灰",以琴声不再、风骨犹存暗示郑先生的才情已逝,但高尚的志向并未因世事变迁而消磨殆尽。"先生厌世尚徘徊",透露出郑先生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但他并未完全放弃,仍在坚持和反思。"已无片土栽兰蕙",这里的"兰蕙"象征高洁的品性,暗示郑先生虽身处艰难,但仍渴望保持纯洁的操守。"瑟瑟河山更可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山破碎,国家命运令人悲凉,进一步强化了对郑先生心境的同情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郑所南先生在乱世中坚守理想、哀叹时局的敬仰与感慨。

猜您喜欢

泊阎桥有怀
宋·俞德邻
青镜霜刀杳莫寻,陈留巷陌故阴阴。鸿飞犹记东西迹,燕去难留下上音。多病乐天悲老近,三生杜牧恨春深。浮云柳絮元无准,惭愧人间儿女心。
洛阳陌
元·钱惟善
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歧。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
欧桢伯得请归岭南赋此以寄
明·朱硕熏
白头词赋出先秦,只字犹能泣鬼神。桃叶渡头三载客,梅花岭上一归人。鹧鸪啼处垂丹荔,鸿雁归时满白蘋。惟有寄书书更远,生前想作范铜身。
虞美人八首(其三)
清·李慈铭
炉烟绕尽缠绵字,正日书难至。斜阳莫去倚层楼,知道小屏山外、几重愁。湘帘那有巫云影,有亦无踪迹。箫声吹出晚凉天,无奈一钩新月、又帘前。
蝶恋花(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六曲阑干愁独倚。一寸柔肠,绕遍伤心地。忆得玉骢曾此系。红鹦尚记当年事。无计留春春去矣。十万金铃,解护花魂未。枝上杜鹃啼不住。潇潇骤雨黄昏里。
赋得牡丹因感旧游同辈
明·王恭
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会稽杂咏七首(其六)
明末清初·彭孙贻
谢公携伎去,高卧东山云。閒从誓墓客,曲水弄鹅群。深洞蔷薇发,朱明首荣芬。青松拂高麈,风流疑对君。何当揖支许,登眺共斜曛。
临顿里十首(其十)
明·高启
茶租催未得,菊饵服还能。行古时人笑,文工造化憎。贫留渔艇载,老谢鹤书征。谁识先生乐,悠然卧枕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