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鸿
离别
怀古
情感
秋节
山水
景情交融
悼亡
写景
情感之思乡
情感之忧民
咏物

译文

隔着水面的暗淡灯光,孤城中传来的清冷号角声,让我们知道彼此要相隔到何处才能再次相见。
断桥向西的月光照亮了我的影子,心生萧索和惆怅。现在的我也越来越不愿出门游览了。
想要渡过那片烟波时,才发现都已变化。
一旦离别,如浮尘漂泊,十年之间如同没有根的草木,芳香的季节即将过去,夜晚的无人之地我独自凭栏。
望着淮南的落叶,离别的情绪无限。夜深时潮水涌动平稳,梦与轻鸿一起飞远。
曾经我们携手停留的地方让人陷入沉思,如今又千里之遥,天空中的云乱如霜空,谁又能派遣这离愁别绪呢?
每当忧愁来袭时,我害怕自己难以承受,杯中的酒似乎也显得太浅。

赏析

这首《玲珑四犯》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冯煦所作,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巧的词句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隔浦暗镫,孤城清角”描绘了一幅夜晚渡口、孤城号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断桥西去月,照影惊萧散”通过月光下的断桥和孤独身影,表达了词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心惊。“而今俊游渐懒”暗示了词人对往昔豪放生活的怀念,以及如今的倦怠。“算烟波、再来都换”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一别浮尘,十年漂梗”直接点明了离别之久和漂泊之苦,感叹岁月匆匆,芳华易逝。下片转入对远方的思念,“无人地凭阑遍”写词人在无人之地独自凭栏远眺,淮南的落叶和离情交织,加深了他的哀愁。“夜阑潮信稳,梦与轻鸿远”借潮水和梦境寄托对远方的遥想,而梦中的距离似乎比现实更为遥远。“曾携手处销凝甚”回忆起昔日携手共游的情景,如今却只能在千里之外凝视霜空云乱,倍感凄凉。结尾“谁更遣。愁来怕、尊中酒浅”以酒入愁肠,表达了词人无法排解的深深愁绪,酒已不足以消解心中的愁苦。整体来看,冯煦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