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
西
秋夜写景
悲思
离别情感
边塞风光

赏析

这首《满庭芳·秋夜偶成》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开篇“宝篆销沉,寒蛩凄咽,征鸿天际哀鸣”,以宝篆(香炉)的烟消散、寒蛩(蟋蟀)的悲鸣和远飞的鸿雁的哀叫,渲染出一种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接着“一钩斜月,四壁静无声”进一步强化了夜的宁静与孤独感,月牙形的月亮挂在天空,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作者的心在跳动。“猎猎西风吹梦,闻夜柝、逆旅心惊”中,“猎猎”形容风声之大,仿佛连梦境都被这风声所扰,“夜柝”指的是夜晚的更鼓声,让旅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银灯黯,空阶堕叶、关塞不胜情”则通过黯淡的灯光、落叶和对边关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疏砧。添客思,倚阑无语,一片愁心”中,“疏砧”指的是稀疏的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秋夜捣衣,为远行的丈夫准备衣物,此处借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倚阑无语”则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栏杆旁,默默无言,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愁绪。“听丁丁虬箭,渐近三更”中的“丁丁”是箭矢射出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而“虬箭”则是形容箭矢的形状,暗示时间的紧迫。“小步花阴寂寂,玉露冷、庭院风轻”则通过小步行走于寂静的花荫下,感受到冷露与轻风,进一步营造出秋夜的清冷氛围。最后,“楼头笛,谁家吹起,午夜更凄清”以楼头传来的笛声,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午夜的笛声更加增添了夜晚的凄清与孤独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思念与忧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