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江
仙
(
其
二
)
集
曲
名
卖
花
声
过
园
林
好
,
唤
人
沉
醉
东
风
。
亭
前
柳
映
小
桃
红
。
称
人
心
意
,
娇
面
玉
芙
蓉
。
月
云
高
处
迎
仙
客
,
绮
罗
香
艳
重
重
。
小
蓬
莱
下
喜
相
逢
。
画
堂
春
满
,
宝
鼎
瑞
云
浓
。
咏物抒情
写景
怀旧之情
记叙情境
译文
卖花声在园林中回荡,声音美妙,让人沉醉在东风之中。
亭子前柳树映衬着粉红色的小桃花,这景色让人心生欢喜,就像美丽的面容上覆盖了玉芙蓉。
高处明月和云彩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华丽繁复的衣裙香艳扑鼻。
在小蓬莱仙境一般的景致下,有幸遇见了你。我们欢聚在布置华丽的厅堂里,香炉里瑞气祥云缭绕。
赏析
这首明代词作《临江仙·其二》(集曲名)由俞彦所作,描绘了一幅园林春色图。"卖花声过园林好,唤人沉醉东风",以悠扬的叫卖声和和煦的春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醉人的氛围。接下来的"亭前柳映小桃红",通过柳树与桃花的色彩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称人心意,娇面玉芙蓉",将女子的美丽比喻为出水芙蓉,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也暗含了对佳人的赞美。"月云高处迎仙客,绮罗香艳重重",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华美,以及穿着华丽的女子如仙子般降临的场景。最后两句"小蓬莱下喜相逢,画堂春满,宝鼎瑞云浓",将园林比作仙境小蓬莱,表达了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佳人相遇的喜悦,同时"画堂春满"和"宝鼎瑞云浓"则象征着欢乐与祥瑞的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温馨,富有诗意,展现了词人对春日园林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俞彦
198首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猜您喜欢
雨中荷
清·爱新觉罗·弘历
片云驱雨过荷塘,绿盖难遮红锦裳。徙倚水亭清俗虑,初禅堪悟色声香。
浪淘沙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星落碧云低,千尺琉璃。城南草树咽寒溪。幕回楼深人不倦,炉暖红泥。小鸟抱霜啼。轻掠湖堤,五更鸡犬板桥西。风外竹篁烟外柳,无限凄迷。
念奴娇·春草,寄碧梧姊
清·谈印梅
海棠开后,正萋萋一片,春愁无际。枨触羁人南浦恨,不尽东风晴翠。近映苔痕,遥迷柳色,软藉轻花坠。西堂梦远,别来应减吟思。那更望断春晖,寸心难报,多少天涯泪。岭外年年无杜宇,.....
踏莎行·雪中山茶
元·洪希文
风掠寒条,雪封冻蕊。行人蚁冻荒崖里。千岩万壑白皑皑,孤红杰出真堪美。生类歼夷,芳心销歇。玄冥漏泄春生意。冲寒折得一枝来,徐熙画底应难比。
院中夏日(其一)
明·区大相
閟馆肃清芬,虚亭出五云。石林藏雨气,霞岛辨峰文。露影仙茎溢,莲香太液闻。携琴扫萝径,闲坐咏南薰。
黄润夫北山新居
明·张羽(凤举)
小径城阴绕薜萝,瓦盆相对长高荷。花深山鸟时还下,地僻儒绅暂亦过。草色雨亭生画景,炉香秋院引弦歌。分明萧散红尘外,未必仙居定若何。
咏冰应教诗
南北朝·沈君攸
日华照冰彩,灼烁自相明。阴潭欲半解,阳岸已全轻。未释苔文隐,将销草气生。稍得观鱼上,非独见孤惊。傥逢魏后术,当验可为城。
王太守作见日亭成诗以美之
明末清初·屈大均
泰山鸡鸣始见日,罗浮夜半踆乌出。南溟自是阳明谷,十日所浴光洋溢。三足欲栖上下枝,天鸡惊起黑如漆。珊瑚之树即扶桑,曜灵家在鲛人室。牂牁大洋咫尺间,蓬莱一股何曾失。未暾峰峰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