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宴
杜
氏
庄
客
里
逢
佳
节
,
登
高
集
野
亭
。
帽
欹
须
用
□
,
杯
倒
不
教
停
。
细
雨
滋
黄
菊
,
孤
云
掩
翠
屏
。
此
回
开
口
笑
,
何
日
又
重
经
。
写景
节日
写花
抒情
佳节
秋节
写雨
菊花
友情
九华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佳节之际,身处他乡,登高望远的情景。首联“客里逢佳节,登高集野亭”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却依然不忘节日的传统习俗,选择登高以寄托思乡之情。颔联“帽欹须用扇,杯倒不教停”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饮酒时的自在与随性,即使帽子歪斜也不在意,只愿举杯畅饮,享受此刻的欢愉。颈联“细雨滋黄菊,孤云掩翠屏”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心情,细雨滋润着黄色的菊花,孤云遮蔽着翠绿的屏风,既表现了秋日的清新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尾联“此回开口笑,何日又重经”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欢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佳节、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节日传统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