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泊
青
县
醉
别
津
门
去
,
南
归
一
日
程
。
孤
灯
照
水
宿
,
近
郭
见
云
生
。
剌
促
还
乡
计
,
迟
回
用
世
情
。
邻
船
人
尽
睡
,
倚
枕
独
闻
更
。
写景
抒情
离别
思乡
地点
青县
译文
喝醉后告别津门离去,南归的路程只一天的路程。
孤独的灯光映衬着船在水上夜泊,靠近城边的陆地看见云雾缭绕。
归乡的心情迫切但仍有牵绊未解,虽仕途曲折却依旧保留用世之情。
邻船的人都已经入睡,我独自靠在枕头上听着更漏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青县泊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醉别津门去”,诗人以酒醉的状态告别津门,暗示了离别的愁绪与不舍。接着,“南归一日程”则点明了归途的遥远与漫长,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挑战。“孤灯照水宿”一句,通过“孤灯”与“水宿”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近郭见云生”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剌促还乡计,迟回用世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与对世事的犹豫不决,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显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邻船人尽睡,倚枕独闻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诗人独自倚靠在船头,听着更鼓的声音,仿佛在与时间对话,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泊舟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对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