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景
春天
友情
写老树
写瘦藤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年生活图景,通过瘦藤、老树、春光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瘦藤扶病骨”,以瘦藤比喻年迈之躯,病骨则直接点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藤的坚韧与支撑,象征着诗人虽病体却仍坚强不屈的精神。这一句既描绘了外在形象,也隐含了内在意志。次句“老树息閒身”,老树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形象,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树的年轮记录了岁月的更迭,树的静默则象征着诗人的闲适与淡泊。这句诗通过老树与诗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客去无多久,春光分外新”两句,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感受。春光的“新”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新与宁静。客人离去后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这段时间里,诗人仿佛能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再来成熟路,相戒护重茵”中的“成熟路”可能指的是人生经历的丰富与智慧的增长,而“重茵”则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验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规划,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周围环境的关爱与呵护。最后,“莫讶江天迥,回车近北辰”两句,以江天的辽阔与北辰的指引,寓意人生的广阔与方向的重要性。诗人或许在表达,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但内心的方向与目标(如北辰)应当坚定不移。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惊讶于生活的广阔与复杂,而是要找到自己的道路,并勇敢前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晚年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努力。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