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咏物
秋节
写桂花
山水
抒情
哲理
寄语

赏析

这首《秋露》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对秋日露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句“风霜因有色”,以风霜的色彩渲染了秋天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变换。接着,“草木自为家”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草木以生命,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在秋季中各自安家的状态,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不去承仙掌,偏来湿桂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露珠与仙掌、桂花进行关联,不仅突出了露珠的纯净与珍贵,也暗示了其与高洁之物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山光流沆瀣,秋色老烟霞”描绘了一幅山间秋色图,山光与露水交融,秋色与烟霞相映,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着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哲理。最后,“寄语求仙者,琼浆未足夸”一句,诗人以“求仙者”自喻,借以表达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以“琼浆”比喻高尚的精神追求,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超越物质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精神境界。整体而言,《秋露》一诗通过对秋日露珠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