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山水田园
写景
写山
赞美
咏物
情感
怀古
秋天
野菜
松树
土面灰头

译文

洞门没有遮掩,被云雾环绕,我学着老农的样子,面带土色和灰头。
野菜装满了竹篮是因为竹笋长势喜人,枯柴用来做担柴则是因为我对松树的喜爱。
我在地炉里种下了东西并让它燃烧了整整十天,水碓(一种利用流水冲击的机械)里还留着昨天舂好的粮食。
不要说这里邻居稀少,午间的斋饭时,远处的山间钟声随风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罗浮山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洞门不掩有云封”以云雾缭绕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接着,“土面灰头学老农”一句,通过描述地面和人的状态,展现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野菜盈筐因长笋,枯柴充担为怜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细节,他采集野菜,利用枯柴,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也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接下来,“地炉自种经旬火,水碓长留隔宿舂。”则展示了日常生活的另一面,通过地炉取暖、水碓舂米,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自给自足的乐趣。最后,“莫道此间寡邻并,午斋风送远山钟。”一句,以午斋时分,远处山寺传来钟声,暗示了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感受到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林间的清风与宁静。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