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梅
(
其
六
)
出
林
生
内
热
,
移
树
就
新
寒
。
夜
坐
当
三
五
,
朝
眠
过
一
竿
。
雨
肥
争
影
瘦
,
吟
苦
觉
诗
酸
。
即
此
忘
饥
得
,
应
同
井
李
看
。
写物
咏物
抒情
秋天
情感
思乡
写梅
赏梅
节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种植梅花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联“出林生内热,移树就新寒”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梅花从林中移植到新环境时,既感受到内心的热烈情感,又适应了新的寒冷气候,展现了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颔联“夜坐当三五,朝眠过一竿”则通过时间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夜晚静坐赏月,清晨醒来时阳光已过了一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颈联“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雨中的梅花在争夺阳光下的影子显得更加瘦弱,而诗人在吟咏梅花时感到痛苦,仿佛诗句也带上了酸涩的味道。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同情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尾联“即此忘饥得,应同井李看”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表示,通过与梅花的相处,他忘记了生活的琐碎烦恼,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如同井边的李树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