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怀古
抒情
赞美
读书
情感
思乡
友情
赞颂
咏物
记事

译文

黎君展示给我看了苕华的刻本,这是东晋琅琊地区的文化遗产。
藏品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才得以保存,被传观时惊讶于它是百年难得的物品。
当年鄱阳君购买了这件物品,同时还有文章伯一同题字。
通过翰墨的缘分,我们可以看到其朴素的风格,古朴的器物上留存着先人的恩泽。
云烟总是瞬间聚散,未必是鬼神真的在保护和珍惜它。
或许它可以与长康的画作相通灵,那些失传的书籍也难以诵读出河东的箧中内容。
对于得失我无愧于心,只担心这样的典型事迹会失传消逝。
黎家的秘宝历经磨难,邻居家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匆忙地打开仓房的门槛,仔细摩挲以靠近宣文室。
想象当年大火燃烧熊熊火焰,一定有百灵从火中呼出。
我知道真诚的心可以感动神灵,要让坚贞的品质传承下去。
虽然我无法像米家的船只一样,但也不要辜负岐阳的石刻。
我曾经思考想要记述这件事却一直没时间,现在承蒙您的恩赐让我得以位列贤人之后。
我虽然有些羞愧,但还是要从点画和波磔中学习。
看着庭院中的松树,内心有些怅然;在暗淡的灯光下,我对过去的回忆感到钦佩。
请继续灵运祖德的诗篇,附上题在子固兰亭的帖文。

赏析

黎君出示珍贵的玉板十三行帖,源自东晋琅琊的古迹,历经两代珍藏,实为百年难得之物。当年鄱阳君购得此帖,题跋中文章大家风采犹在。字里行间,可见朴素风尚与先人遗泽。帖虽历尽云烟聚散,但非神灵庇佑,而是人心与翰墨之力。此帖曾险遭厄运,幸得妥善保护,如晏婴之智,永居宣文室。想象昔时大火中,帖光熠熠,似有百灵显形。深知诚心可感动天地,愿此瑰宝永续流传,不致湮没。黎家之宝曾几度劫难,邻里惊异,幸得妥善处置。我未能及时题跋,深感愧疚,只能从笔画间略表敬意。此帖如庭前松风,闺中灯火,唤起我对古代风流的追思。愿效谢灵运之诗,附于子固兰亭帖之后,以表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