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
抒情
咏物
写景
秋天
寒节
友情
描述田园风光
感慨自然之境

译文

“莫笑鹑衣结,寒来便负暾”可以译为:“不要嘲笑衣服上打结的鹑衣,等到寒冷的天气来临,就会感到暾暾(即寒冷)的。”
“桂枝香欲动,阳焰影频翻”可以译为:“桂枝散发着香气,似乎要动起来,阳光的影子在频繁地翻动。”
“冷眼曾空世,忘机亦灌园”可以译为:“以冷漠的目光曾经看过世界万物,忘却心中的机巧算计也会去浇灌园圃。”
“寥寥泉石下,有客到蓬门”可以译为:“在寥寥无几的泉石之下,有客人来到(简陋的)蓬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首句“莫笑鹑衣结”,诗人以鹑鸟之衣比喻简朴的衣物,暗示了主人公不追求物质享受,生活朴素。接着“寒来便负暾”一句,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时节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因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体现了他的坚韧与独立。“桂枝香欲动,阳焰影频翻”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桂枝象征着高洁与希望,阳焰则代表了短暂与虚幻,通过桂枝的香气与阳焰的光影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冷眼曾空世,忘机亦灌园”中,“冷眼”表明主人公对世俗的冷漠态度,“空世”则暗示他对世间繁华的看破,“忘机”则是指他摒弃了世俗的机巧之心,专注于自然的生活,“灌园”则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最后,“寥寥泉石下,有客到蓬门”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居住在清幽的泉石之下,即使是稀客来访,也能够热情接待,体现了他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世界丰富且开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尊重,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