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
鸪
天
一
桁
帘
衣
掩
碧
窗
。
年
来
芳
草
满
池
塘
。
题
诗
蕉
叶
痕
应
在
,
过
枕
梨
云
梦
渐
忘
。
花
寂
寂
,
月
苍
苍
。
旧
经
行
处
耐
思
量
。
小
楼
连
夜
西
风
里
,
吹
尽
凭
阑
袖
底
香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季节情感
凭栏怀旧
思量之情
秋日风月
离别之情
译文
一排排的帘子遮掩着碧绿的窗户,一年年过去,池塘里长满了芳草。
在题诗的蕉叶上,痕迹应该还在,而睡过枕头的梨云梦却渐渐忘记了。
花儿静静地开着,月光苍茫地照耀着。那些曾经走过的路,让人忍不住思考和回忆。
在小楼里整夜被西风吹拂着,吹散了凭栏时袖底残留的香气。
赏析
这首《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陛云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首句“一桁帘衣掩碧窗”,以帘衣轻掩碧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帘衣轻柔地遮挡着窗外的碧绿,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年来芳草满池塘”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巧妙结合,通过池塘中茂盛的芳草,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下来,“题诗蕉叶痕应在,过枕梨云梦渐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题诗于蕉叶之上,是古人寄情于物的传统,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激情与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梦境中的梨云渐渐被遗忘,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淡忘,也是对现实与理想的某种妥协与无奈。“花寂寂,月苍苍”两句,以花的凋零和月色的苍茫,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意境。花的寂寂无声,月的苍苍无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衰败,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最后,“旧经行处耐思量,小楼连夜西风里,吹尽凭阑袖底香”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袖底残留的香气,虽已消散,却难以忘怀。在小楼的西风中,诗人独自徘徊,任凭思绪飘荡,试图在回忆中寻找慰藉。这一场景充满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深深眷恋。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
猜您喜欢
徐九少尹见过
唐·杜甫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如梦令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夹道垂杨新绿。青眼觑人驰逐。唯问玉楼人,成就几番荣辱。知足知足。构得数椽茅屋。
虞美人
清末近现代初·张尔田
高台百尺凌歊起。轻命危阑倚。不辞日日望长安。多少龙楼凤阙五云端。乌头马角君休问。天与安排定。拟将身世付渔竿。已是北湖南埭水漫漫。
辛酉秋日高正甫先生招同黎君玺君选集大忠祠之超然亭
明·张萱
兰羞竹酒共登台,文藻江山半草莱。綵笔自骄湖海气,白头相对弟兄杯。云轻寒树千山合,日丽秋原一雁哀。谁向新亭同下泪,忠魂空逐晚潮回。
吴斗南别号西庄
明·吴琏
元亮归去来,欲与市尘绝。何当过行轩,推窗玩新月。
少年游(其一)
宋·杨泽民
金炉喷兽枕敧山。衾帐不知寒。数片飞花,初临窗外,犹作坠梅看。明年此际应东去,藤轿逐征鞍。山水屏中,莺花堆里,相与下临安。
后一日复饮旗亭再用前韵
清·黄景仁
皓魄将残夕露沈,离堂烛尽悄愁深。群公试赌黄河唱,有客曾为楚泽吟。去鸟悠悠随落日,长川淼淼引孤心。陇云朔雁分飞急,双泪君前自不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