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抒情
夏日
友情
山水
夜谈
夏日生活

译文

译文:在漫长的夏天里,我常常闭门不出,只听见黄鹂在窗外鸣叫,晚上时,竹林下的景象更显得宁静宜人。
译文:十年里,我们都对彼此的品性深感欣赏,在短暂的交谈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共鸣。
译文:青萍剑(一种象征才华的物品)究竟是为谁而聚合在一起的呢?如同白雪一般纯洁的情感,应该也只有客人才能理解。
译文:我们兴致勃勃地一起饮酒,到了尽兴时甚至可能酩酊大醉。你或许可以称这样的地方为“习家池”,在这里,我们可以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李孙宸在池亭中接待好友黎君献、黄逢永、邓升仲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文人雅趣。首句“闭门长夏听黄鹂”,以夏日闭门听鸟鸣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闲的氛围。接着“竹下相留晚更宜”一句,描述了在竹林下相聚的场景,晚间的聚会更加适宜,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享受。“玄赏十年怜臭味,高谈一夕见襟期。”这两句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志趣。十年的交往,彼此之间有着相似的品味和追求;一夜的深谈,展现了各自的心胸和抱负。这里运用了“玄赏”、“襟期”等词,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情感共鸣。“青萍竟为何人合,白雪还应和客知。”这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萍的聚合,象征着友谊的凝聚;白雪的和声,则寓意着知己间的默契。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向往。最后,“兴剧与君拚酩酊,不妨人唤习家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畅饮尽欢的豪情,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即使醉酒也不妨碍他们前往习家池游玩,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共同的志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明·张元凯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心.....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寄句曲外史
元末明初·郯韶
掬溜室中清夜分,相过曾此说幽文。入池星斗当窗见,枕席波涛隔树闻。头上鹖冠朝老子,手中龙节候元君。欲从世外求玄赏,鸡犬岩头有白云。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三首(其三)
宋·沈遘
粉面娇环红绣裙,主翁独遣劝佳宾。它时金谷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
夏日同欧卢冼诸社长访杜四隐君居赋赠二首(其二)
明·李英
清泉隐逸老工诗,自酿松醪熟几时。扫径倒迎文学士,登楼问月醉归迟。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