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昌
阅
邸
报
有
感
北
来
消
息
到
龙
沙
,
时
事
关
心
祇
自
嗟
。
辽
左
几
时
传
露
布
,
纶
扉
依
旧
滞
宣
麻
。
边
筹
谁
定
帷
中
画
,
疏
草
犹
多
纸
上
哗
。
惭
愧
腐
儒
空
扼
腕
,
疏
慵
何
以
报
王
家
。
边塞
怀古
抒情
记事
感慨
写时事
赏析
这首明末诗人李孙宸的《南昌阅邸报有感》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与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诗中的“北来消息到龙沙”描绘了远方传来战事的消息,引发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接着,“时事关心祇自嗟”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只能独自叹息的悲凉心情。“辽左几时传露布,纶扉依旧滞宣麻”两句,通过对比辽东战场的战况与朝廷内部官僚的行动,揭示了朝廷在处理边疆危机时的迟缓与无能。诗人用“露布”和“宣麻”分别指代军事捷报和任命文书,强调了边疆战事的紧迫性和朝廷决策的滞后性。“边筹谁定帷中画,疏草犹多纸上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指出制定战略的决策者与纸上谈兵者的存在,暗示了实际操作与理论讨论之间的脱节,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惭愧腐儒空扼腕,疏慵何以报王家”表达了诗人作为“腐儒”的自责与无力感。他感叹自己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因“疏慵”而无法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背景下,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