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
麦
花
乳
燕
飞
时
报
麦
秋
,
丰
茸
野
态
见
风
流
。
紫
绡
入
剪
英
芒
出
,
翠
浪
翻
云
绮
縠
收
。
同
陌
兔
葵
晴
共
照
,
先
花
?
豆
电
时
愁
。
侬
家
族
谱
劳
相
问
,
大
小
乔
居
楚
尾
头
。
写景
写花
秋天
咏物
荞麦花赞美
思乡
田园
译文
乳燕飞舞报告麦子成熟的季节,丰收的田野展现出优美的姿态。
紫色的绸缎被剪裁成精美的形状,翠绿的波浪翻滚着,像云朵和绮縠一样被收起。
陌生的野花和晴日下的兔子相互映照,先开的花朵和未熟的豆子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家族的族谱让人感到劳心费神,家族成员大小都居住在楚地的尽头。
赏析
这首《荞麦花》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彭孙贻对荞麦花的细腻观察与赞美。诗中以“乳燕飞时报麦秋”开篇,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象相连,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画卷。接着,“丰茸野态见风流”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荞麦花在田野间随风摇曳的姿态,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紫绡入剪英芒出,翠浪翻云绮縠收”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荞麦花的花瓣比作紫色的丝线,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精致与美丽;同时,通过“翠浪翻云”这一动态画面,展现了荞麦花在风中轻摆的景象,如同云锦般绚烂。“同陌兔葵晴共照,先花豆电时愁”则进一步对比了荞麦花与其他植物的共生关系,以及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荞麦花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地位。最后,“侬家族谱劳相问,大小乔居楚尾头”一句,以家族谱系的比喻,表达了对荞麦花生长环境的关切,同时也暗含了对家乡或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荞麦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家乡、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