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
中
玉
兰
花
放
登
楼
眺
赏
弥
日
高
阁
含
空
面
翠
微
,
当
轩
玉
树
雪
馡
馡
。
晴
光
入
座
明
书
幌
,
皓
月
流
天
弄
夕
晖
。
香
落
笔
床
芬
燕
几
,
静
临
苔
石
点
琴
徽
。
花
时
更
喜
无
风
雨
,
终
日
清
吟
自
掩
扉
。
写景
写花
季节
春天
赞美
写香
写石
静谧
登楼眺赏
山水
译文
高高的阁楼面对着苍翠的山峦,玉树在轩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辉。
晴朗的阳光照进屋内,使得书桌上的帘帐明亮起来,天空中的皓月洒下光芒,玩弄着夕阳的余晖。
香气落在笔床之上,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燕子栖息的桌子上,静谧地站在苔石旁,轻触琴徽。
花开的时候更让人喜欢没有风雨的天气,整天清吟诗歌并自得其乐地关上门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斋中欣赏玉兰花盛开的场景,以及登楼远眺的愉悦心情。首句“高阁含空面翠微”,以“高阁”为立足点,描绘出一个视野开阔、与自然相融的环境,翠微则暗示了山色之美。接着“当轩玉树雪馡馡”一句,将玉兰花比作“玉树”,以“雪馡馡”形容其洁白如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玉兰花的美丽。“晴光入座明书幌,皓月流天弄夕晖”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明亮与宁静,晴朗的阳光洒在座位上,使得书幌(窗帘)也显得格外明亮;而皓月当空,晚霞映照,营造了一种既明亮又带有几分温馨与浪漫的氛围。“香落笔床芬燕几,静临苔石点琴徽”则转而描写诗人创作的场景,笔床和燕几都是文房四宝之一,香气飘散,琴徽被轻轻触碰,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的雅致生活和对艺术的热爱。最后,“花时更喜无风雨,终日清吟自掩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在没有风雨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尽情享受自然美景和创作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寿静斋兄
明·王汝廉
兄向庙廊荣紫绶,弟从岩谷乐幽栖。生同盛世遭逢异,系出中丞寿算齐。斋外棠花长韡韡,池边草色正萋萋。相期每岁朝元后,次第春风入品题。
次韵费茂和风月亭新成
宋·周紫芝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过平湖沈楷炼二秀才宅
明·林光
乌纱白葛暮春前,何处烟霞得辋川。清水人家看入画,罗浮客子笑当筵。名花恰对平生眼,怪石真成小洞天。萧管莫催山阁雨,清樽红烛愧留连。
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倚遍阑干人十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