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鸿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景
怀乡
坐看之景
船行水路之景
自然景物

译文

石尤阻碍了行旅的脚步,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像一张弓。
连续几个晚上,我都在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能听到沙岸上虫子在嘈杂地叫。
终于等到今天清晨可以挂起船帆了,这宁静的气氛仿佛在送别长风。
乌鹊在树枝上喧闹地叫着,蜻蜓在短蓬上鸣叫。
我静静地坐在船上,看着前面的山峰下起了雨,秋天的气息似乎与白虹同时产生。
烟霭散开后是一片碧色,远近的山色似乎都一样。远处似乎看到有?口一样的洞穴,在细雨中显得模糊不清。
客居他乡的心情如同流水一般日夜流逝,江水不断地向西方和东方流动。
船上的人坐了下来划动着船桨,空闲时间他数着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航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石尤断行旅”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边岩石的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接着,“月晕如张弓”则通过月光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累夕维梢卧,沙际闹草虫”两句,通过夜晚在船上休息的情景,以及沙岸上草虫的热闹,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今朝始挂席,寥寥送长风”描述了开始起航,长风拂面的自由感。“乌鹊噪高枝,蜻蛚鸣短蓬”运用对比手法,乌鹊的喧嚣与蜻蛚的低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坐看前峰雨,秋气生白虹”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奇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烟霭一以碧,远近山色同”描绘了远处山色与烟霭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碧绿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最后,“遥望见?口,数点青濛濛”通过远眺,诗人看到了远处模糊的山峦,仿佛是大自然的尽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垂钓
清·爱新觉罗·弘历
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