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西
林
三
首
(
其
三
)
平
皋
郁
苍
苍
,
独
往
无
所
遇
。
林
卧
不
知
春
,
揽
此
芳
草
暮
。
野
桥
鸣
伏
泉
,
霁
色
照
归
鹭
。
飘
风
一
萧
瑟
,
坐
见
万
物
故
。
我
行
日
己
斜
,
夕
阳
怀
往
路
。
侯
虫
啼
未
止
,
起
听
恍
已
悟
。
夜
景
浩
纵
横
,
残
月
忽
焉
吐
。
诗
成
无
一
字
,
桐
窗
暗
山
雾
。
写景
秋天的景色
山水田园
山
秋天的山
夜景
残月
译文
平皋上草木葱葱,我独自漫游,却没有遇到知己。
隐居山林,我不知春去春来,只在这芳草萋萋的傍晚欣赏自然。
野桥下潜伏着泉水,雨过天晴的色彩映照着归去的白鹭。
风吹得有些凉意,坐着看着万物变迁。
这时我已经行进了一天,太阳也斜下了,我带着对归途的向往在夕阳中继续前行。
听到秋虫的鸣叫还未停止,我起身聆听,忽然领悟到些什么。
夜晚的景色浩瀚纵横,残月忽然从东方升起。
诗已经写好了,但是没有一个字是满意的,桐木窗下,只见山中雾气缭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诗人彭孙贻在西林住宿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波动。首句“平皋郁苍苍”描绘了广阔的草地在暮色中呈现出深绿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独往无所遇”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行走,似乎在寻找某种难以言喻的遇见或体验,但最终却未能如愿,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感。“林卧不知春,揽此芳草暮”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感觉。诗人仿佛在树林中静卧,忘记了季节的更迭,只是在傍晚时分,被眼前的芳草所吸引,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短暂欣赏与珍惜。“野桥鸣伏泉,霁色照归鹭”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野桥下,泉水在夜晚的寂静中轻轻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天空放晴后,阳光柔和地照在归巢的白鹭身上,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飘风一萧瑟,坐见万物故”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微小变化,一阵轻风吹过,带来了凉意,也让诗人意识到万物终将回归自然的规律。“我行日己斜,夕阳怀往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道路的怀念。夕阳西下,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了很久的路,心中不禁涌起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侯虫啼未止,起听恍已悟”则是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反应。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虫鸣声,让诗人从沉思中醒来,似乎从中领悟到了某些道理。最后,“夜景浩纵横,残月忽焉吐”描绘了夜空的广阔与深邃,以及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的瞬间,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初五日至延平城
明·谢孟安
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兀坐久散步野舍
宋·陆游
澒洞风号木,萧条雨滴阶。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赤脚舂畬粟,平头拾涧柴。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晚晴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膏雨沃禾根,襄云敛天未。夕阳西山西,霞光殷一抹。叶影翻鸦背,花姿艳韎韐。鉴波喜朗澄,披宇寄寥阔。铜雀欲喧鸣,望慰三农渴。
橙川四咏(其四)桃源小境
明·李昱
武陵谩说遇神仙,此处分明小洞天。始谓山川无道路,忽惊鸡犬有人烟。秋风禾穗黄云外,春水桃花红雨边。我欲题诗誇绝境,诗成又恐竞流传。
夜泊
清·赵彦伦
夜泊近湖口,荒寒旅次稀。鸟衔山月上,牛带晚禾归。溪远空罾设,村孤瘦木围。暮投云际宿,清磬响岩扉。
一笑山房同田夫西郊两先生夜坐
清·茹纶常
白雁横空夜气凄,骚人坐遍小轩西。王名可冠杨卢骆,任笔能高晋宋齐。四壁残镫虫语急,一帘清露月华低。谈诗更出奚囊句,香茗频倾共品题。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唐·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念奴娇(其二)
宋·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