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地点
怀古
抒情
端午
湖景
纪念屈原

译文

荡起小舟前往湖上,都是为了凭吊屈原。
假如能遇见鸱夷子皮,请不要再经过胥门。

赏析

这首诗《吴门观竞渡(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在湖上荡舟,众人前往悼念屈原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荡舟湖上去”,简洁地勾勒出诗人乘船游湖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俱言吊屈原”点明了此行的目的——纪念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的遭遇和精神,一直是后人缅怀的对象,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鸱夷倘相遇,莫复过胥门。”这里运用了典故,鸱夷是古代的一种皮囊,常用来比喻装尸体的袋子,这里借指屈原投江自尽的地点——胥门附近的汨罗江。诗人想象如果能与屈原相遇,他恐怕不会再次经过胥门,暗示了对屈原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哀思,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观赛与悼念屈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