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记梦
悼亡
写景
抒情
读书
情感
思乡
怀古
秋节
秋天
咏物
琐事自述

译文

我曾经供奉笔墨纸张,在君王身边侍奉,历经重重磨难与生死关头,我都不敢忘记这份责任与担当。
当我悲痛地穿上粗麻衣服度过余生时,我仍然在追忆过去,四处奔走,如同疯狂一般。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山的地方,紫薇花都绿得生机勃勃;回到故乡后,无论哪个城市,菊花都更加金黄灿烂。
我用简短的一篇文章来描述自己的经历,那猿啼鸦叫的声音,断人心肠。

赏析

这首诗《阅琐尾日记》由明代诗人陈颢所作,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首联“曾供笔砚侍君王,九死艰虞不敢忘”,开篇即以“笔砚”象征文士身份,表明自己曾为君主服务,虽历经九死一生的艰难困苦,但对那段经历仍铭记于心,不敢忘怀。这里不仅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仕途生涯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权力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颔联“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以“痛哭衰麻”描绘晚年生活的凄凉与哀伤,同时“追亡蹑屩”则暗示了对失去的时光与理想追求的执着与疯狂。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颈联“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转而描绘自然景象,以“绿薇”与“黄菊”构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绿色的薇草象征生机与希望,黄色的菊花则代表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尾联“琐尾一编聊自述,猿啼鸦啸断人肠”,以“琐尾一编”总结全诗,表明诗人通过文字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以此寻求内心的慰藉。而“猿啼鸦啸断人肠”则以自然界的声响作为情感的载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达到了情感的高潮。综上所述,《阅琐尾日记》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寻。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着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