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天
离别
长江
水景
秋光
月色
闺怨
思人

译文

登上高高的宝塔远望,突然登临此地,心中充满了多少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感。
广阔无垠的烟波中,吴地会稽距离我如此遥远,极目望去,江淮一带也是无边无际。
栏杆外的长江滚滚东流,楼中的红袖女子也在这里,我们两人都沉浸在这秋光里。
一声横笛吹起,惊起了江滩上的鸥鹭。
于是想起了深宫里的贵妃、宫女们,她们容貌如花似玉,仿佛是那盈盈仙子般的存在。
她们通过戏水题红叶来传递着心中的秘密情感,曾经用珍贵的墨水和银钩字迹写下了信件互相寄送。
泪水与香气消散后,碧云缭绕之处也变得遥远无踪,思念的人儿在千里之外。
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我独自倚靠在危栏上,心中充满了断肠之痛。

赏析

这首《念奴娇》(其一)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以登高望远的情感抒发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开篇"凌空宝观"描绘了高耸入云的楼阁,词人初登此景,不禁引发伤离之情。接着,词人遥望烟波浩渺的吴越之地,感叹与所爱之人相隔遥远,视野所及尽是无垠的江淮大地。"槛外长江,楼中红袖,淡荡秋光里",词人将视线转向眼前,长江奔流,楼中女子的红袖在秋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凄美。横笛声响起,惊飞了一滩鸥鹭,更显孤独与寂寥。接下来,词人回忆起深闺中的佳人,形容她如仙子般美丽,通过题红传情,寄予深深的思念。"泪粉香销,碧云杳杳,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对佳人泪水消散、香气消逝的想象,以及对方身影在碧云间消失的遥远感,情感愈发深沉。最后,以"一弯新月,断肠危栏独倚"作结,借新月和孤独的栏杆,形象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无尽愁绪和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挂念。整体来看,蔡伸的这首词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在登高望远时的离别之苦和对爱情的执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蔡伸

172首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