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写花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落花
咏物
柳树

译文

翻译为:“数声鶗鴂鸣叫着,让人觉得可惜,又到了春天归去的时节。”
翻译为:“院内春风满载,海棠花如锦绣般铺满,梨花如雪般飘洒。”
翻译为:“丁香花上露水滴落,残枝摇曳,这景象怎能与内心的愁肠寸断相比。”
翻译为:“我自然是休文多情,但我所感受到的这些,并非是因为风月。”

赏析

这首《柳梢青·其一》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通过对数声鶗鴂(鸟鸣)的描绘,传达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可怜又是,春归时节"直接点明了时令转换,春天离去的无奈。接下来的"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风中的海棠花比作锦绣,梨花比作风中飞舞的雪花,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凋零。"丁香露泣残枝"一句,以丁香的凋零象征着春光的消逝,"算未比、愁肠寸结"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比丁香的哀愁更为深沉。最后,词人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说自己情感丰富,多愁善感,并非仅仅因为风花雪月,而是对时光流转、春去秋来的深深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出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蔡伸

172首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