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情感
离别
写景
春来
怀古
咏物
闺怨
相思

译文

子规鸟在月夜下啼叫,我在寂静的被窝中梦被惊醒,这是让人心神消散的时节。
枕头上的斑斑泪痕,枝头上的点点血迹,都像是被染成了清冷的鲜血。
凄凉的雨和残缺的云让人感到断肠之痛,算起来这种遗憾和悲切,恐怕也只有卓文君能更深刻地体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怀变得凄凉,春天到来时的况味更让我感到离别的痛苦无法承受。

赏析

这首《柳梢青·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以子规啼声和月夜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子规啼月"描绘了杜鹃鸟在月夜中哀啼的画面,象征着悲伤与思念。"幽衾梦断,销魂时节"暗示主人公在深夜醒来,梦境破碎,心情极度痛苦。"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泪水如血,渲染出离别的凄惨氛围。"凄凉断雨残云"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落,连绵的雨和零散的云都增添了词人的孤独感。"算此恨、文君更切"借卓文君的典故,表达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认为无人能比这离愁更深。"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则揭示了词人随着年华老去,面对春天的到来,更加难以承受离别的苦楚。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

蔡伸

172首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