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葛
道
中
作
寄
侍
读
梅
给
事
仲
春
告
言
归
,
道
次
古
长
葛
。
水
穷
既
舍
舟
,
仆
具
始
脂
辖
。
南
登
高
原
望
,
天
宇
莽
庨
豁
。
溱
■
澹
无
波
,
芣
騩
森
相
轧
。
春
鸠
日
夜
鸣
,
阳
膏
浅
深
达
。
田
畯
挈
壶
浆
,
稚
子
勤
襫
袯
。
驱
牛
洒
先
稑
,
趣
车
载
输
秸
。
郊
柘
色
欣
欣
,
梢
沟
流
活
活
。
县
官
恩
泽
美
,
农
节
未
尝
夺
。
贤
牧
谨
诏
书
,
民
隐
罔
遗
察
。
射
蠲
赘
聚
劳
,
赋
检
诛
求
猾
。
我
亦
占
一
廛
,
闻
兹
慰
饥
渴
。
矢
诗
虽
不
多
,
要
附
许
风
末
。
写景
田园
抒情
春天
节气的描述
情感
思乡
赞颂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开篇即设定了时节与空间背景,仲春指的是春季中期,告言归意在于告别或通知他人归去,而“道次古长葛”则是说行走在古老的长葛道上。这两句交织出一幅离别与回归的画面。接下来的“水穷既舍舟,仆具始脂辖。”描述了诗人到达一个没有船只可用的水域边缘,开始准备行走的工具,展现了一种旅行者的刻苦与坚韧。“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则是诗人攀登至高处眺望四周,感受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与大地之美,这里的“莽庨”形容天气开朗,“豁”字则表达了一种心胸宽广的境界。“溱■澹无波,芣騩森相轧。”诗人观察到水面平静,没有涟漪,而远处的树林间则传来了车轮摩擦的声音,这两句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描写了春天里鸿鹄的叫声不绝,阳光普照,温暖而深远,这里的“阳膏”暗示着春季的温暖与生长之气。“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袯。”则是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描摹,诗人观察到耕作者正忙于除草,而年幼的孩子们则在努力地帮助家里做事,这两句展现了农业社会的劳作与温馨。“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接着描绘的是农民赶着牛进行耕种,以及运送粮食的情景,体现了一年四季的循环与丰收。“郊柘色欣欣,梢沟流活活。”这里,“郊柘”指的是郊野中的柘树,而“梢沟”则是河流的支流,这两句通过对植物生长和水流状况的观察,传达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表明了地方官吏施行惠政,没有剥夺农民的节庆之乐,这里体现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状态和社会和谐。“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诗人赞扬贤能的地方官员,他们以谨慎、周到的态度发布命令,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无所忧虑。“射蠲赘聚劳,赋检诛求猾。”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地方官吏在管理社会秩序方面的作为,他们惩治不法之徒,同时也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怀。“我亦占一廛,闻兹慰饥渴。”诗人自述自己也有所感触,在这种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内心得到了满足与慰藉。“矢诗虽不多,要附许风末。”最后,诗人表达了虽然自己的诗作不多,但仍希望能够留下一些对于这份美好时光的记忆。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宋祁
1582首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