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抒情
友情
写景
哲理
写物

译文

寒冷的长林透着寒气,深室也被秋霜的寒气所侵扰。
感谢故人赠送的衣物,有了它我就像有了被子一样温暖。
每到深夜我都会起身坐起,春天的温暖可以驱散阴霾。
明亮的月光照进我的房间,月光照亮了弹奏的琴。
想到世间的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声音难以达到共鸣。
突然让我感到贤德的人的品格,难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思念你让我叹息三次,只能用悲吟来表达我的情感。
所有的感受都已消失,只剩下深深的自我反思。
于是我明白人心深处的奥妙,无论白天黑夜都应该细细地体悟。
感谢你赠予我衣物的情意,你向我展示了禅定的心境。
我得到了这颗心中的明珠,这比腰间缠绕的金银更珍贵。
想要了解这其中的真谛,不知道何时能与你再次相聚。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名为《蔡观察贻余禅衣成夜坐诗寄谢》。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蔡观察赠送的禅衣后,在夜晚静坐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接着,“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以及对赠物的珍惜之情。“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则展现了诗人夜不能寐,内心充满思绪的状态。春日的温暖似乎能驱散心中的阴霾,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描绘了月光洒满房间,照亮了诗人面前的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复杂人际关系的感慨,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轨迹和价值观,很难找到共鸣。接下来,“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差异,即使是最为尊贵的衣物(羔裘),也难以成为所有人共同遵循的标准或准则。“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通过三次叹息和悲吟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意味着所有的复杂情感在内心深处得到了释放,留下的是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点明了诗人通过这次经历,认识到人心的微妙之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体察与理解。最后,“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衣之意的感激,以及对禅定之心的向往,认为这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并期待未来有机会与友人相聚,进一步交流心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性、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感悟。

高攀龙

154首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