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午
吟
(
其
十
五
)
孝
是
修
行
无
价
珍
,
此
身
在
处
即
吾
亲
。
一
禽
一
草
非
时
剪
,
五
辟
三
千
律
可
论
。
仓
德
饮
和
供
菽
水
,
朝
乾
夕
惕
省
昏
晨
。
不
分
富
贵
与
贫
贱
,
大
孝
光
天
是
守
身
。
亲情
哲理
抒情
励志
译文
孝道是修行中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把父母视为最亲近的人。
不要随意伤害任何生物和植物,遵守法律和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侍奉父母要用心,供养他们饮食起居,时刻保持警惕和省察,无论早晚都要尽心尽力。
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该坚守孝道,这是每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
赏析
这首诗《戊午吟(其十五)》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孝”这一主题,深刻地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价值。首句“孝是修行无价珍”,开篇点题,强调孝行是无价之宝,是个人修行中最珍贵的部分。接着,“此身在处即吾亲”,进一步说明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将父母视为自己的亲人,体现了孝道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物和法律为例,说明即使是微小的事物或行为,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道德标准,如同孝道一样,不应被忽视或轻视。“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这里运用了古代礼仪中的细节,如“菽水”表示简朴的生活,强调孝顺父母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关怀和尊重。同时,“朝乾夕惕”和“省昏晨”则表达了对父母的时刻关注和照顾,体现了孝道的持续性和全面性。最后,“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总结全诗,指出无论社会地位如何,真正的孝道在于保持自身品德的纯洁和高尚,这是最伟大的孝行,能够照亮天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式,强调了孝行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中的核心地位。
高攀龙
154首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