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历史
赞颂
春秋时期

译文

平王为避难将都城迁往洛阳,经过桓、庄、僖、惠、襄、顷、匡等几代君王。
接着是定、简、灵、景、悼、敬等君主,周朝在洛阳延续了二百多年。
到了春秋之后,周朝逐渐走向晚期,元王、贞定王等相继继承了王位。
哀考王威烈之风传给了安王,夷烈之功显赫于世,显圣王之后又有慎靓王和赧王。
经过这三十七位君主后,周朝被秦国所取代,虽然存在了八百多年,但谁又能说它不算短暂呢?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历代诗·其五·东周》。诗中通过对周王朝兴衰历程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王朝更替的感慨。开篇“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两句,简要概括了西周末年动乱时期,平王为了躲避战乱将都城从镐迁往洛邑的情况,以及后来的几个王的统治状况。"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则是说到了东周时期,虽然国力衰弱,但依然有不少君主在位,维持了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这两句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周朝进入了它的晚期,虽然出现了一些较为贤明的君主,但终究无法挽救颓势。接着“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几句,是对后世王室及英雄人物的一种缅怀和赞美,他们或许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勇或者明智的印记。最后,“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则是说从周朝末年的第一个君主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长达八百多年的时间。诗人通过这样的历史回顾,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王朝兴衰的感慨,即便是最强大的帝国,也难逃更替的命运。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点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周期性、王朝盛衰哲理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旧挽汪隐君(其一)
宋·陈起
栖志浮云小万钟,带经高垄度春风。义方莫问当年事,十五男儿识阿戎。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澄清歌为闽宪佥孙公赋
明·王恭
骢马何处来,翩翩下霜台,七闽大道无尘埃。袖中明月连城价,腹里琅玕柱石材。闽山青峨峨,闽水净如练,露冕巡行历州县。手持白简绣作衣,胆落金吾铁为面。佐理由来有政声,纲纪百粤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