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蝶
秋
花
紫
蒙
蒙
,
秋
蝶
黄
茸
茸
。
花
低
蝶
新
小
,
飞
戏
丛
西
东
。
日
暮
凉
风
来
,
纷
纷
花
落
丛
。
夜
深
白
露
冷
,
蝶
已
死
丛
中
。
朝
生
夕
俱
死
,
气
类
各
相
从
。
不
见
千
年
鹤
,
多
栖
百
丈
松
。
写景
咏物
秋日写物
抒情
落花
离别
秋意浓情
译文
秋天的花朵色泽紫中带蒙眬,秋天的蝴蝶翅膀毛绒绒显金黄。
花儿低矮蝴蝶娇小新颖,它们在花丛中东飞西舞好不繁忙。
日暮时分凉风吹来,花瓣纷纷从枝头飘落。
深夜里寒露渐冷,蝴蝶已在花丛中死去。
早晨出生晚上就逝去,生命短暂各自遵循自然法则。
看不见那千年长寿的仙鹤,它们常常栖息在高大的松树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其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变迁的感慨。开篇“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两句,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丰富色彩,紫色的花朵与黄色的蝴蝶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下来的“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则描绘出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翱翔的情景,传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活力无限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一句引入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秋天的凉风带走了花朵,使它们纷纷扬扬地飘落,这不仅是景象的转换,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两句则直接点出了秋蝶的死亡,反映出自然界中生生灭灭的主题。接着,“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物种间共生的道理。最后,“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两句通过对比千年老鹤与百丈高松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时间尺度的永恒与宁静。这里的“不见”可能是因为诗人未能目睹千年老鹤,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长寿和永恒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秋花和秋蝶这一对比喻,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