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新
馆
曾
为
白
社
羁
游
子
,
今
作
朱
门
醉
饱
身
。
十
万
户
州
尤
觉
贵
,
二
千
石
禄
敢
言
贫
。
重
裘
每
念
单
衣
士
,
兼
味
尝
思
旅
食
人
。
新
馆
寒
来
多
少
客
,
欲
回
歌
酒
暖
风
尘
。
抒情
思乡情感
地点
译文
曾经是漂泊在外的贫困书生,现在成了在权贵之家过着酒足饭饱生活的人。
就算治理着十万户的大州也觉得地位尊贵,拿着两千石的俸禄还敢说自己贫穷。
身穿厚皮衣时常常想起穿单衣的贫士,品尝多种佳肴时会想到那些流浪求食的人。
新馆冷清时来了多少宾客,想要通过歌舞酒宴驱散寒冷和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贫富差距的反思。"曾为白社羁游子,今作朱门醉饱身"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由一个自由自在的文人变成一个沉溺于官场享乐的官员,从精神到物质都有了显著变化。"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则透露了诗人对自己的官职和俸禄有一定的满足,但同时也意识到了相对于巨大的户数和繁重的税收自己所得并不算多,这种自我安慰与自我否定的矛盾心理非常微妙。接着"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穿着单薄衣服、生活艰辛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他人的不易,这种共鸣之情显得十分真挚。最后"新馆寒来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风尘"则描绘了诗人在新的居所中,虽然宾客如云,但内心仍然感到一种孤独和冷清,想要通过歌唱与饮酒来温暖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感受着外界的喧嚣与世事的变迁。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而丰富,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