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秋景
秋日抒情
地点洛阳
怀古
情感思乡

译文

(我)下马悠闲地行走在伊水河畔,这凉爽的风和美丽的景色比春天出游还要胜过一筹。
古今的诗句中,为何对洛阳的秋天描绘得不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的秋日游乐图景。开篇“下马闲行伊水头”,诗人将马停在伊水之滨,步履缓慢地徜徉在清凉的水边,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身心放松的一种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定。“凉风清景胜春游”一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秋天凉爽的风光甚至超越了春日。这里,“凉风”、“清景”都是对秋季特有的气候与自然美景的描绘,而“胜春游”则点明了诗人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偏爱。接下来的“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则显露出诗人的豁达与深远。诗人提及“古今诗句里”,暗示历史长河中,诗歌所承载的情感和场景历久弥新,而不愿过多言说“洛阳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已经成为诗词中的陈词滥调,不再需要赘述。这里,“何事”表达了一种超脱与淡然,而“不多说著”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越时空、宁静致远的情怀,通过简约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与艺术境界。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中川长望诗
南北朝·王僧孺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宁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水调歌头·答孟劬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病鹤敛奇翼,归燕睇空梁。江南草绿千里,晦朔误阴阳。筑室久荒三瓦,说法未安一把,尺宅自清凉。好在张平子,重赋远山将。窌移宫,野骇徵,醉吟商。幕天席地,何处走见二豪僵。尘劫赤.....
千峰榭
宋·吕希纯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承.....
开元天宝杂咏·有脚阳春
宋·萧立之
有脚□□□□□,开元人物晓天星。满颐雪刺归何处,坐看秋风入禁庭。
萧萧
宋·张耒
萧萧风雨五更初,枕上秋声独井梧。只有菊花犹灼灼,苦教摧拉就荒芜。
丹枫
清·傅显
秋林无别树,夹道绣丹枫。日暝前溪水,霜酣昨夜风。归鸦迷故绿,过客拾残红。正好停车看,春华未许同。
摸鱼儿(其三)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名维翰,巴县人,前将军署秘书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此外复可慕。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负了一楼烟.....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一)
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